钢铁是怎样没有炼成的

打杂的,图书馆管理员,废柴,悲观主义者

晚上去看了周星驰导演的《美人鱼》,很好看。

老婆说一般,没有预想的那么好看,但我还是非常有兴致的给她一遍一遍的讲电影里面所有的梗:林子聪、田启文、李尚正这些一直都在的黄金配角,《功夫》里面的洪家铁线拳,《西游降魔篇》里面空虚公子的四侍女之一,《嘻哈四部曲》的卢正雨(除了出演助手之外,还是本片的编剧之一),在周星驰电影中出现多次的配乐《闯将令》。

我判断一部电影好不好看的标准只有一个:能不能和我产生共鸣(相信大部分人都是如此),对我来说,这部电影是周星驰拍的,里面有很多周星驰的元素,这就够了。

我更希望能看到周星驰主演的一部电影,不管是什么,我都会去看,因为这样的机会看一次少一次。

支付宝红包收集「五福」的运营活动是不是成功的呢?我认为是成功的。

支付宝这次运营活动的设计有以下几个点:

  1. 收集「五福」的渠道有以下几个:

    • 添加支付宝好友;
    • 春晚的时候「咻一咻」;
    • 支付宝好友转赠「五福」;
  2. 运营活动持续时间长,1月28号就有人开始收集「五福」了;

  3. 总的奖励比较高;

通过这几点推算出,这次运营活动的KPI应该是:

  1. 每个用户新添加好友的数量;

  2. 春晚期间,每个用户平均「咻一咻」的次数;

    更重要的数据应该是广告展现的次数,包括「五福」上面的广告和「咻一咻」过程中产生的广告,这才是有价值的,单论「咻一咻」的次数没有任何意义,只能做参考。阿里的PR只宣传「咻一咻」的次数也是鸡贼。

单从这两个KPI指标来看,运营活动无疑是成功的。支付宝的官方数据显示:有11亿对好友成为了支付宝好友,互动平台的总参与次数达3245亿次,「咻一咻」峰值达到210亿次/分钟,从地区分布看,三四线城市的参与用户占比达到了64%,明显超过了一二线城市。从数据上来看,本次运营活动已经好的不能再好了,支付宝获得了想要的所有效果。

至于从产品或者运营角度来说,本次运营活动做的好不好,那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2月3号的时候,「一起唱」CEO尹桑突然在下班的时候发了一封邮件,告诉所有的员工,公司的资金链断了,无法继续维持,希望所有的员工能够主动提离职并结清1月份的工资,这个事情在知乎上引起了大范围的讨论。

我从11年7月份进入「一起唱」,到16年1月份正式离职,在「一起唱」做了两年半的时间,经历了公司从10人发展到600人,也带领将近40人的团队做出来了全国第一套也是唯一一套Android点歌系统,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最大的感受就是很可惜。我预感到这一天会来,但是没想到这么快。

我们不讨论尹桑做这件事情背后的动机是什么,但就这件事情本身来说,太low了。

我之所以离职,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看不到成功的希望了。大家都说CEO的职责就是三个:找人,找钱,找方向。在我看来,尹桑融资的能力是非常强的,选择的方向也是有可能成功的,唯一出问题的地方就是「人」了。

在一起唱,最大的问题就是:不专业的人在做专业的事情,而这背后,就是管理层识人、用人上出了问题。这一点在我们的人力资源副总裁身上表现的最明显。公司在15年的时候招进来三个高管,VP级别的,一个负责人力资源,一个负责销售,一个负责技术。但是后来负责人力资源的VP也开始管理起来行政、财务、市场、采购、综管等等。我们做的是O2O,还涉及到硬件,背后是整个供应链,加上我们在全国20个城市的销售,本质上是对公司现金流的管理,而这所有的工作都是人力资源副总裁在做,简直一团糟,而最后公司的问题也是出在这方面。虽然尹桑在邮件里面说现金流的问题是自己的原因,对这方面没有足够的认识,也没有投入精力去管理,但首先来说,这个人力资源副总裁就是不称职的。高管的作用应该是辅助老板,让老板意识到风险,而我们的高管,呵呵,做的事情足够我写一年的博客,而且全是反面教材。

做产品,最重要的是知道产品的边界在哪里,就是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做管理也是一样,知道什么事情是自己可以做的,什么事情是不可以做的。而我们的这个副总裁,理所当然的认为,自己什么都可以做,什么都能做,实际上他只做了一件事情,就是讨老板开心,让老板认为他的能力很强,可以做很多事情。

最终的结果大家也看到了。很多事情不是表面上想象的那么简单,但也不复杂。创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也没必要纠结一时间的成败,最后大家所有人都会拉清单的,到时候再看看,谁在裸泳、谁是傻逼。

我还是很佩服尹桑的,他是一个优缺点都非常明显的人,在一起唱的两年多时间,从他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站在我的角度,我希望公司能够度过这个难关,人无完人,我们也不能揪着个人的某些问题不放。借用尹桑常用的一句话就是:「既往不恋,纵情向前。」

曾经在长达将近两年的时间内担任项目经理的角色,带领40人的团队做Android智能点歌系统,每个月最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安排下个月的工作计划,包括投入多少人,完成多少的开发量,什么时候达成里程碑。剩下的时间就是和老板撕逼了。

有的老板总是有几种错觉(最大的错觉就是我虽然不懂技术,但我觉得我可以管理技术):

  1. 为什么程序员看起来都不那么忙呢?为什么下班就走了?是不是工作量不够啊?
  2. 任务肯定是可以预估的,如果最后deadline之前没有做完,说明你能力不行,才预估不准的;
  3. 程序员如果提前做完,说明工作量不饱和,如果延迟做完,说明能力不行,在打酱油;
  4. 一切问题都可以用加班来解决;

所以在这种老板的管理下,做规划就是一件很重要也蛋疼的事情,没有人关心产品方向是不是正确、开发效率是否足够高、产品节奏是否正常,因为老板只关心你的规划和预估做的好不好,至于最终出来的产品?who care!

我们所有人都是非常糟糕的估算师,我们自以为可以把握所有环节,准确的预估每一项任务的时间,但实际上我们一无所知。我们规划的最佳方案最后只能被证明是一堆垃圾。

在一起唱的时候,预估做的最多的除了软件开发,就是歌曲库的整理,每当要修改十几万首歌曲的资料库的时候,就要拿给老板一个详细的规划:需要多少人、多少设备、做多长时间,其中全职几个,兼职几个,甚至要想好备选方案,因为设备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有可能坏掉。现在想想,这个规划就是一坨屎,如果再让我做的话,不如让我去死。

做一件项目,最好的解决方案就是,把大项目分割成小的任务,每个小的任务都控制在6-10小时之内,然后一步一个脚印的完成,在这方面敏捷开发做的不错,但是对成员的个人能力要求比较高。如果不好实行敏捷开发,就用简单版的任务拆分也不错。

当你开始做一个产品的时候,总会有很多的想法,会有很多力量把你拉倒不同的方向,比如市面上反馈良好的同类产品、资本方的意见、一个非常长远但不是那么切实际的规划等等。有些是你可以做的,有些是你想做的,有些是你必须做的,但最重要的就是你应该从你必须做的事情开始,从最核心的地方出发。

在一起唱的时候,从一开始就为我们的智能点歌系统定死了一个宏伟的框架,那就是做一个平台,包括「社交」、「游戏」、「活动」等板块,但是最核心的是什么?我们没有搞清楚,只知道不停的添加功能,也不知道添加的功能有什么用,然后两年过去了,产品的框架没有一丝改变,功能倒是增加了很多,但是离我们预期的平台,还相差十万八千里。

之所以会变成这样,就是因为我们没有想清楚做这个事情的核心是什么,如何判断什么东西是「核心」呢?核心就是产品中绝对不能被拿掉的部分,有些东西即使没有,这个事情也可以做下去,那这就不是核心。当你发现一件事情的核心的时候,就应该把所有的精力集中在核心上面,把它做的越强越好。

一起唱的模式是B2B2C,产品首先要卖给商家,商家如果不接受,后面所有的收入啊、用户啊、社交啊都免谈,商家最关心的是什么呢?是新功能吗?是系统快慢吗?都不是,是歌曲库和稳定性!如果我们第一年就从这两方面入手,把做新功能的时间放在稳定性上面,然后把歌曲库的云更新做起来,现在应该跑的更快。

一个朋友决定去创业了。

他说他很焦虑,年纪不断增长(其实他是90后,我这快30的人已经泪奔),没有女朋友,没有稳定的生活方式,在上海也没有买房,也不知道两年后会不会留在上海,简单说就是没钱,而创业是目前来看最有可能使他的生活朝着期望轨迹发展的唯一选择。

他手上有好几个项目,最终选择去做一个偏内容IP的社区类产品,可能是因为之后版权越来越重要吧,而且最近很多IP改编的电视剧非常火。项目投资很容易就拿到了,产品也有了demo,一切看上去都进展顺利,最多两年,就会出任总经理、当上CEO、迎取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

潘石屹之前在一个演讲中讲到过为什么要创业:「就是要通过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让我们这个社会的效率提高,让我们的成本能降低,让我们周围的资源能够更加的多,就是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公平,更加的平等」。我觉得都是扯淡,创业最重要的是挣到很多钱,然后是自我价值实现,顺便让社会变得更美好。

所以我很理解朋友内心的躁动,本来我想劝他仔细想清楚的,话到嘴边没有说出口。我想讲的道理他都懂,创业本来也就是拼运气的事情,产品能力、行业趋势、团队构成、融资能力不过是提升一些成功率,但成功依然是没有确定性的。他愿意花时间、精力去做这么一件事情,本来就是非常好的,创业不易,他现在最需要的是帮助和鼓励。

至于最后能不能成功,谁知道呢?把握好过程,至于结果,顺其自然吧。

首先搞清楚一个问题:什么是教育?

  • 赐予我独立人格?
  • 培养思辨能力?
  • 塑造人文情怀?
  • 寻找自己兴趣?
  • 还是学习系统的专业知识,成为一个技工?

教育的本质应该是自我教育,让一个人能够唤醒自己的力量,培养他们自我学习的主动性,抽象的归纳力和理解力,以便使他们在目前无法预料的种种未来局势中,自我做出有意义的选择。教育是以人为最高的目的,接受教育是人的最高价值的体现。

而好的教育,应该是首先是启发人的学习兴趣,学习的自觉性,培养人的上进心,引导人们好学,和不断完善自己。要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教育,让他们潜移默化。这方面榜样的作用很重要,言传不如身教。

杨绛杨先生小时候,父母从不训示她应该如何做,而是通过父母的行动,体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古训的真正意义。杨先生的父亲在京师高等检察厅厅长任上,因为坚持审理交通部总长许世英受贿案,宁可被官官相护的北洋政府罢官。在当江苏省高等审判厅厅长时,有位军阀到上海,当地士绅联名登报欢迎,杨先生父亲的名字也被他的属下列入欢迎者的名单,但他不肯欢迎那位军阀,说“名与器不可假人”,立即在报上登启事声明自己没有欢迎。上海沦陷时期,杨先生的父亲路遇当了汉奸的熟人,视而不见,于是有人谣传杨某瞎了眼了。

杨先生对自己的女儿钱瑗,也从不训示。她见杨先生和钱钟书嗜读,也猴儿学人,照模照样拿本书来读,居然渐渐入道。她学外文,有个很难的单词,翻了三部词典也未查着,跑来问爸爸,钱钟书不告诉,让她自己继续查,查到第五部辞典果然找着。

现在很多的教育产品在我看来其实不是做教育,仅仅是为了应试而已。所有的产品从来没有想过去引导学生、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习的自觉性,紧紧单一的解决某个学习问题,当然并不是说这不是好的产品。

我想在今年的时候试水一款教育产品,希望能找到一条合适的路做真正好的教育。

昨天微信上线了一个新功能:朋友圈的「红包照片」。

首先从我个人角度来看,这是什么鬼!上线这个功能的意义是什么呢?提高朋友圈的活跃度?通过广告变现?采用新的红包玩法来对抗支付宝的春节红包?我完全没有看懂。

知乎、微博上已经有很多「大神」开始做分析了,哦,不对,是跪舔,怎样怎样牛逼,多少个第一次,微信团队的执行、运营能力多牛逼,支付宝又要颤抖了之类的。还有人说从这个功能的上线到下线,是对腾讯互联网产品运营的一次完美阐释,额,对不起,我先吐一会。

无非就是一个测试功能而已,为什么大家都开始高潮了,我敢打赌,我妈妈现在都还不知道昨天微信有这样一个功能,如果我告诉她,她肯定会回复我说:「什么?看照片还要花钱?这不是抢劫吗?老娘买三颗生菜才1块钱,就为了看一张照片?」

开一下脑洞,接下来微信朋友圈可以做的:

  1. 文字付费,方便段子手和网络小说作家,想看朋友圈的文字内容,前100字免费,后面每字1分钱,收入哗哗的;
  2. 高级会员,月付,升级会员之后,每人每月可以免费看10张照片,超过10张之后85折;
  3. 「赞」收取费用,每点一次「赞」都要发红包,就看你诚不诚心了;
  4. 或许微信朋友圈看照片发红包功能,是一次完全针对支付宝的阴谋,等支付宝加班抄袭完成上线之后,微信再也没上过这个功能,然后支付宝的这个功能被喷成狗;

去年的时候,除夕夜、大年初一我都在抢红包,甚至一晚上没睡参加公司的活动,结果忽略了家人,这是我最后悔的一件事情,本来过年一家人团聚,时间本来就很短,我还去花很长时间在一件很没有价值的事情,彻彻底底的得不偿失。今年过年准备屏蔽微信还有其他所有社交工具,专心陪家人了,说不定屏蔽朋友圈的时间会更长。

人总是会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在一些看上去很重要的事情上,社交就是如此(其实最重要的是提高社交的效率,而不是做很多无用的社交)。

去年年中的时候,有朋友找我谈一个创业项目,我很看好这个项目,也非常有动力去做,这是继「Glow」这个产品之后我第一次有强烈冲动想去做的产品。朋友那边是几个人合伙做,有负责资源的,有负责拉投资的,然后陆陆续续折腾了一两个月,项目也没有启动起来,原因是他们想太多,好多投资公司不知道应该拿谁的钱,产品demo还没出来就去线下谈资源了,然后今年年初的时候,另外一家创业公司发布了类似的项目,朋友那边的项目也就无疾而终了,很可惜。

我在五分钟的时候,公司搞过一个游戏大赛,任何人都可以参加,我自己一个人独立报名,当时的参赛项目是基于地理位置的AR游戏,我用Axure做出来了原型,还有精美的PPT,但当时被评委批判的一无是处,感觉根本不会有人去玩。大概两年之后,Google推出了「Ingress」,核心玩法和我当时的想法几乎一模一样,我时常想,如果当时我们把这个游戏做出来了,五分钟是不是不会那么快倒闭。

其实当你自己心里有一个idea的时候,已经有至少1000人和你有一样的想法了,其中100人已经开始做了,还有10个人的产品估计马上就要发布了。很多时候就是卡一个速度,先发布的产品和后发布的产品结果会完全不一样。这一点,国内很多山寨「智龙迷城」的游戏厂家应该深有体会。

你觉得你的想法很有价值,但是你不可能把这个想法卖出一个好价钱。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起而行之,创意人人都有,关键是看你执行的好坏。

所以如果你有好的想法,just do it!不管是原始粗陋的demo也好,还是一个MVP,其价值都远远大于一个好的idea。

最近一年的时间,看到太多企业合并的新闻,比如嘀嘀和快的、美团和大众点评,还有最近的美丽说和蘑菇街。

在一起唱的时候,和同事们闲聊,说我们公司会不会上市,如果上市大家是否能财务自由等等,当时一起唱是VIE结构,如果上市只能去美股,我当时十分肯定的告诉小伙伴们:美股上市很难,最好的结局就是有一家上市公司把我们公司收购了,这样我们也能套现离场。

当时谈论的几个小伙伴都是公司初创时的核心员工,现在算上我,已经有一半左右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都离职了。归根结底,还是看不到公司上市或者被收购的希望,同时又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创业是一个非常漫长、无法停止、劳心劳骨的游戏,一旦入场,就背负着巨大的期望,不是那么容易就可以轻松退出的。我在一起唱两年半,提离职的时候很多人觉得可惜,会跟我说为什么不再坚持一下呢?毕竟公司已经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从我进来时的天使轮到现在马上进行的D轮,从十个人到现在的500人,就好像玩德州扑克的时候,已经拿一半的筹码看到第四张牌了,这个时候,你是all in呢?还是fold掉?

我的选择是fold掉,一个艰难的决定,当然会损失掉所有已经call的赌注,但最重要的是不要损失更多。

说实话,很羡慕新美大、美丽说蘑菇街的同行,虽然还没有看到创业的尽头,但起码是一个里程碑,也是一个新的开始。

0%